手游盛世下的隐痛:新产业患上了“老毛病”

发布时间:2018-02-07 10:38:44
编辑: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0
字体:

的确,尽管近年来国产游戏数量不断攀升,但是精品并不多,能持续受到用户欢迎的手游更是屈指可数,即便2017年大热的《王者荣耀》,也面临着“容易让人沉迷,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等来自社会的批评和质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旅行青蛙》的爆红,或许可以给中国手游产业带来启发。与国内手游大多由网易、腾讯等巨头公司研发不同,《旅行青蛙》的制作公司日本HIT-POINT工作室只有26人,而具体负责开发《旅行青蛙》的团队只有4人。游戏的设置也相当简单:给青蛙取名后,“它”便开始独自吃饭、学习、远行,且无法干涉。玩家和游戏的一切互动基本只包含收割三叶草、购买物品并选择蛙出行所带的物品和等蛙给你寄明信片这几个简单且重复的情节。

刘杰豪表示,《旅行青蛙》在国内的流行,与近期国内年轻群体的“佛系”文化恰好吻合。“在话题性上契合度非常高,从而使得游戏在没有过多营销的情况下,通过朋友圈等社交媒体迅速覆盖玩家。”他说。

“最开始接触《旅行青蛙》,是因为看到朋友圈中有人在玩。现在也慢慢开始喜欢上这个游戏,是因为玩它完全没有负担,只需要想起来时打开软件看一眼即可,不用担心错过升级或者打怪的时间。这只青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陪伴,类似以前的电子宠物。”《旅行青蛙》的玩家网友Yi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描述了自己玩这款游戏的感受。

的确,中国不缺《王者荣耀》《阴阳师》这类用户基数大、营收也多的游戏,反而缺少一些小而美、特别有意思的创新产品。而以《旅行青蛙》为代表的手机游戏,正好填补了这片空白。

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是再多华丽的场景和高超的科技也无法比拟的。网友Yi说,自从玩了这款游戏,自己身上仿佛有了一种“老母亲”气质。“总想着看看我的蛙回来没,在干嘛呢,感觉就跟我妈对我操心似的。”甚至有网友感叹——“养蛙方知父母恩”,仿佛在游戏中看到了父母与自己的关系。这种玩家和青蛙微妙的相处方式,正是抓住了当下年轻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青蛙萌萌的形象和“佛系”的生活方式,让人感到十分“治愈”。

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情感需求却得不到满足,这是许多《旅行青蛙》玩家的共同特点。近日脉脉数据研究院和小猪短租共同发布的2017年度职业数据白皮书《孤独经济》显示,有57.69%的孤独人群表示,会为了排解孤独产生消费。

和别具一格的《旅行青蛙》一样,使了“巧劲”的手游还有2017年12月20日公测的《恋与制作人》——一款国内自主研发的针对女性玩家的手机游戏。极光大数据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1月7日,《恋与制作人》的安装量达到了711.13万,DAU超过200万。女性用户占比达到94.2%,其中,20~24岁的用户超过一半达57.9%。

《恋与制作人》走红的主要原因与《旅行青蛙》类似,都是抓住了用户的痛点。天才科学家许墨、霸道总裁李泽言、超级巨星周棋洛、特警白起,四种不同风格的男主角设定满足了女性玩家对于恋爱虚拟对象的想象,因此深受女性青睐。

走出市场双巨头的阴影

每个行业的发展总要经历从盲目到清醒的过程。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网游行业市场规模为1655.7亿元,同比增长17.68%;而2017年,中国网游行业市场规模为1893.5亿元,同比增长下降为14.36%。显然,国内手游产业的发展阶段正在从增量期进入存量期。

江志全认为,原创精品研发才是立足之本。他说:“在游戏同质化和用户年轻化的大势之下,用户需求愈发分化和细腻,只有集中核心资源在游戏品类上创新突破,将产品打造成为先进技术和优质内容的生动载体,才能在市场上长久立足。”

“目前,中国手机游戏产业呈现出腾讯游戏与网易游戏两大巨头垄断,其他优质游戏厂商竞争激烈的态势。手游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空间仍是巨大的,未来有望与AI、AR等技术相融合实现新飞跃。”刘杰豪预计,中国手游产业将有更高层次的革新。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两家公司的收入,占整个手游行业收入的七成。此外,过去5年,在手游畅销榜排名前十的产品中,腾讯旗下的产品超过半数,网易则蚕食了剩余的大部分席位。2016年两家公司的产品共占9席,2017年亦有8款游戏上榜。除了腾讯和网易,其他中国游戏公司5年间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能连续两年进入前十。

刘杰豪分析认为,目前腾讯游戏与网易游戏在渠道分发、自研水平上占据较为明显的优势,短时间内此局面难以打破。但他同时强调:“其他优质游戏厂商竞争力日趋凸显,这对于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增添产业发展活力起着重要作用。”

显然,巨头垄断难以打破,就更需要其他游戏企业不断地去创新,发现细分市场蓝海,找准特定用户的痛点。在另寻出路时,很多企业想到了开拓海外的战略。刘杰豪在谈及手游出海时说:“其实有部分中国游戏厂商已在东南亚的手游市场取得不错的成绩,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将促进国内外手游产品的交流与传播,对中国游戏厂商深化手游出海布局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然,手游出海也将面临重重挑战,手游产品出海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且其营销方式也有待进一步开拓与完善。”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游戏体验交互方式上或将迎来革新。同时,对于游戏电竞、游戏IP跨界等产业周边产品,也将在未来有更快的发展,从而实现手游市场价值的充分挖掘。”刘杰豪最后说道。

   原标题:手游盛世下的隐痛:新产业患上了“老毛病”

>更多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酷图美文
www.xcctv.cn 项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Copyright© 2014-2017 项城网(www.xcct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6824号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联系我们:508 063 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