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头条也想入股知乎却不愿加钱 却被快手百度抢先
8月12日,知乎宣布完成总额为4.34亿美元的F轮融资,由快手领投、百度跟投,腾讯和今日资本等原有投资方继续跟投,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回忆快手投资知乎的经过,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称,是在去年与宿华参加一个会议时,发现宿华在用小号刷知乎,而他自己在用小号刷快手,频次都还不低,之后在距今两个月前的一个午餐时间,周源与宿华在差不多一小时内将合作定了下来。
据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了解,2018年年底冲刺上市失败后的知乎即启动本轮融资,竞争入局者包括字节跳动、百度、腾讯、以及快手。而字节跳动创始人兼CEO张一鸣早于去年下旬即开始接触知乎与周源,最终因张一鸣不愿进一步抬高加码,由百度+快手夺得领投资格。但未来,并不排除以字节跳动为代表的小巨头以更高价码收购下知乎的可能性,其背后原因包括整个资本市场的寒冬、知乎自身的商业化与上市难题等。
调整中的知乎
此次知乎投资人阵列显然是个复杂的组合体。
华兴资本投资银行事业群负责人、董事总经理王力行表示,知乎的股东阵营中,腾讯、百度、快手在一起确实增加了本轮交易谈判的复杂性。它要求财务顾问充分理解战略方的业务需求、决策流程与风格,细到谈判中见面的先后顺序、判断出价意愿、如何借力、进攻与防守的时间点、应急预案等。
据一位接近知乎的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投资方阵列中腾讯已参与知乎多轮融资,再大额持股投资的话或有直接升级为控股的可能性;而张一鸣在本轮竞价中未追高涨价,因此领投权由百度与快手获得。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知乎本轮融资历经数月,在七月份即有确定的消息传出,对此,一位参与本轮融资的投资界人士称,知乎本轮融资是非常大一笔交易,从开始到宣布肯定需要一个过程。
本轮融资之前,知乎曾尝试冲刺上市,为此增设业务线、扩招员工,后因盈利模式等问题上市失败,知乎内部经历多次裁员。
去年年底,知乎裁员300余人,知乎官方回应称,裁员信息系谣言,人员变动是年底正常的绩效评估和人员调整;今年三月,再次传出知乎砍掉业务线、强制员工转岗技术线的消息,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被裁员工主要偏商业化团队及运营岗。
”商业化“是卡在知乎发展与上市路径上的一大路障。2017年4月,踩着知识付费的风口,知乎上线新功能“值乎”,周源在官方视频中发声称:“很多人老是问我们怎么商业化,我很烦。于是我就带着一个团队做了一个商业化的东西,不就赚钱吗?”2017年7月,知乎正式组建商业化团队并不断扩张。
资本层面也在投融资方面给予知乎不断的肯定,天眼查数据显示,2017年1月,知乎完成今日资本、腾讯产业基金、启明创投、创新工场等参与的1亿美元D轮融资;同年10月完成华兴新经济基金D+轮融资;2018年7月完成近2.7亿美元E轮融资。
然而,为筹备上市而快速扩大的团队在上市失败之后成为包袱,尤其在资本寒冬之时更是加重了成本压力。
知乎的投资价值何在?
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知乎的商业化暂时存在一定考验,但其丰富的流量池与优质用户仍是巨头争夺的重点,周源所具备的融资能力与知乎目前的盈利状况也给了知乎挑选融资对象的话语权。
王力行表示,投资知乎的价值主要聚焦在四方面:第一,时代大势上,背靠知识升级的人口机遇,知乎站在新一代内容消费与高价值信息需求爆发的起点;第二,社区稀缺性上,知乎具备社区氛围,高黏性用户与优质内容形成网络效应,规模化地原创优质内容积累造就规模化知识生产与分享平台;第三,增长空间方面,围绕用户细分场景打造多产品矩阵已初具成效,辅以视频等工具机制进一步降低用户创作的门槛,提供新的增长势能;第四,变现可期,目前平台广告和会员付费已高速增长,知乎可以持续反哺创作者获得影响力和收益。
周源在回答“如何看待快手领投的知乎4.34亿美元F轮战略融资”这一问题时表示:“知乎和快手、百度,虽然产品形态和用户场景都很不一样,但同在一个大的领域中,用户也有相似的地方,大家面临的信息孤岛问题,以及用户获得高质量内容的成本越来越高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周源称,在今天,国内”大媒体“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混乱并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个赛道中,直播/短视频、资讯/信息流、社区/搜索等概念已经难以清晰的界定彼此的边界。单纯依赖DAU增长和产品矩阵扩列,并不能保证输赢。
通过与快手和百度的资本合作,周源表示,有助于让有价值的信息高效的连接到更多人,让知友们的知识、经验和见解获得更广泛的影响力。知乎将与快手和百度进行紧密的多边合作,共同致力于优质内容的发现、传播和形态升级,不断加强社区建设。
此次另一位新晋投资方百度表示,未来百度将与知乎展开深度战略合作,知乎全站上亿高质量问答将以智能小程序的形式接入百度App,并在百度搜索、信息流等产品矩阵中,通过AI技术个性化分发给兴趣不同的用户。
王力行表示,对于快手投资知乎没有必要过于解读,在资本市场下行压力较大的时候,流动性向头部企业集中,很多小巨头的出手能力甚至强于投资机构。投资并购等资本化运作不仅是必然选择,而且在专业机构帮助下,效益可能事半功倍。
-
无相关信息